北京已试点审核录入38万起电动自行车违停行为如
发布时间:2025-09-05 02:18

  为持续规范非机动车停放秩序,多部门联动开展非机动车全链条治理。交通、交管、市场监管、城管、商务等部门协同发力,针对电动自行车违规销售、不文明骑行、乱停乱放等突出问题,实施专项治理行动。以重点轨道站点及“学医景商”区域为突破口,采取“一站一策、一场一策”精准推进停放管理措施落地。累计完成50个轨道站点和38个“学医景商”重点区域的点位治理(计划90个),挖潜增设了5.59万个停车位。同时,强化宣传引导与科技赋能,组织近2000名文明引导员开展有序停放宣传;累计完成213处执法设备建设更新,试点审核录入电动自行车违停行为3.8万起,并同步发送提示短信,推动非机动车通行与停放秩序持续改善。

  目前,27项市级疏堵工程顺利落地,通过平交路口渠化改造、道路进出口优化调整等措施,对重要环路桥区节点、医院周边道路等交通热点区域实施综合治理,完善道路功能、提高运行效率、方便市民出行。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开通京密路(太阳宫北街-机场南线),主路通行时间平均缩短44%,早高峰进京仅需18分钟,通行量提升1.1倍;北清路快速化改造工程、通怀路等重点工程全线通车,大幅提升市民出行便捷度;东六环改造工程实现地面交通入地,隧道最快7分钟通行,跨区域出行更加高效。

  记者了解到,“一街一策”成为破解区域治理难题的关键抓手。通过“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构建起“市区街三级联动+政企民共同参与”的治理模式。

  今年“五一”假期,多地开启了花式“宠客”模式。5月1日,多位网友发帖称,他们在陕西榆林旅游时,车辆在市区违停,交警只贴罚单提醒而不进行处罚,还送上了节日祝福。5月2日,不少网友为榆林交警的柔性执法点赞,并呼吁公众文明停车

  7月以来,北京集中开展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行动,多部门共同治理违规销售、不文明骑行和乱停乱放等社会乱象

  交警在北京北二环积水潭桥下对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进行现场执法,并开展普法宣传,引导市民守法骑行、佩戴头盔。根据《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的规定,电动自行车驾驶人佩戴头盔拟由现行的“鼓励”变为“强制”

  随着私家车数量的激增,开车出行已成为许多人的日常习惯。即使只有2公里的距离,很多人也会选择驾车前往。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停车位的紧张问题,在大城市尤其明显。很多汽车找不到合适的停放地点,停车难成为一个普遍现象

  一名女子在人行道上被撞,随后起诉了路边违停车主。根据江苏高院公布的一起交通事故案例,小车驾驶员小李在经过某菜场门口时,与骑电动自行车过马路的周某发生碰撞,导致周某七级伤残。公共视频显示,事发路段不允许停车,但当时路边停放着四辆汽车

  校对:张艳8月23日,一男子摘走沈阳二环的网红葫芦后公开炫耀,引发市民愤怒。男子在其社交账号称“真心道歉,是图好玩才摘”。男子最终被交警罚款200元扣9分